[索引号] | 116108290160921141/2015-03509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吴堡县政府办 | [ 发文日期 ] | 2015-07-19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2014年工作总结暨2015年工作要点 |
今年,我县卫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加快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在农村卫生发展及提高我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现就2014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医疗保障水平有效提高
今年将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480元,个人年度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30万元。全县参加新农合63876人,参合率为98.26%。全年新农合患者累计住院补偿8237人次,补偿住院费用2403.27万元。门诊补偿76634人次,补偿门诊费用270.35万元。共救助参合大病患者50人次,补偿资金90.3万元。县大病医疗救助专款共救助211人次,发放救助金142.14万元。极大的缓解了群众因病致困,因病返贫现象,减轻了大病患者的就医负担。
(二)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严格落实卫生人员划片包干责任制,对全县免疫规划工作进行管理。全县儿童基础免疫应建卡556人,实建卡556人,建卡率100%。接种率为:卡介苗99.82%,糖丸96.64%,三联96.90%,麻疹97.46%,乙肝97.61%,乙脑97.60%,流脑96.72%,甲肝97.62%,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97.84%。联合县教育部门认真落实儿童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应查验儿童1404人,实查验儿童1368人,查验率为97.44%。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监测、报告和结核病防治工作,全年共计报告传染病177例,乙类传染病153例,丙类传染病24例,无传染病暴发,传染病管理率达95.6%。开展全民健康教育知识宣教活动,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三)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以省级卫生县城验收为契机,深入开展“五小行业”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检查公共场所是否亮证经营、是否持证上岗、消毒设施是否运转正常等。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70多人次,车辆20余台次,检查经营单位120户次。公共场所监督覆盖率为96%。对托幼机构生活饮用水和传染病管理报告情况进行了检查,下达监督意见书13份,就存在问题明确提出整改意见,要求进行限期整改,有效促进托幼机构对生活饮用水和园内传染病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全年共监督检查医疗机构19家,药店5家,查处无证行医的1家,药店非法坐堂医1家,医疗机构管理率达100%。
(四)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
县医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全面完工,目前正在采购设备,预计2015年4月底正式搬迁入住。维修2所卫生院现已完工,辛家沟卫生院即将开工建设,建成卫生室15所村。县医院继续实施聘请名医战略,四名名医长期在县医院坐诊,新招聘了7名医学类大学本科生,现已经正式上岗。为镇卫生院签订了3名免费医学定向本科生,着力加强我县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五)妇幼卫生项目稳步开展
继续做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全年共救助孕产妇744人次,发放救助资金62.2万元。同时做好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免费发放叶酸1869瓶,有效地降低了新生儿出生缺陷。集中力量对辖区内的孕产妇、0—6岁儿童进行了摸底调查,并予以建卡,造册登记管理。孕产妇应健卡1450人,管理1378人,管理率95%。0-6岁儿童4351人,建卡管理4147人,管理率96%。积极开展儿童营养改善工作,将5711盒营养包发放到适龄儿童家长手中,并指导服用。县域内共送检筛查血样426份,检查出可疑阳性2例,正在治疗中,筛查率为100%。
(六)大力做好各项公共卫生项目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开展,逐步规范,全县统一模式打造公共卫生专室,统一了工作内容及质量,明确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目具体补助标准,安排40%的工作量由村卫生室承担,同时安排40%的补助资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实行年初预拨,年终考核决算,县级考核乡镇卫生院,卫生院考核村卫生室,设置专帐管理。截止目前,全县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79072份,纸质建档率94.14%,电子化档案68912份,电子化完成率82.04%;新系统录入18076人,录入率24.1%;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5219人,其中常驻4803人,2014年免费体检2074人,体检率43.18%;高血压患者累计建档1044人,1039人,规范化管理1039人,规范化管理率99.52%,血压控制率58.32%;糖尿病患者建档305人,规范化管理300人,规范化管理率98.36%,血糖控制率43.20%;重症精神疾病患者101人,管理101人,管理率100%。
(七)积极推进地方病防治、创卫工作进程
完成了碘盐监测、布病监测及现患治疗工作和饮水型氟中毒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完成了全县涉及氟中毒的历史病区所有行政村水源高水碘含量初筛工作。认真组织实施了第二十六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举行了大型爱国卫生月活动启动仪式,开展了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六小行业”专项整治等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将全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和第二十六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推向深入;实施了春季县城建成区病媒生物集中消杀活动,把“四害”密度有效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圆满完成了创建省级卫生验收技术考核,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考核验收。同时深入开展了卫生单位镇村创建活动,创建了3个省级卫生先进单位、16个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和42个市级卫生村,将爱国卫生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八)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使用制度。
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共配备2797个品规,三统一药品配备率为100%,其中基本药物配备率为96%。县医院共配备440种品规,其中基本药物配备率为98%。8家卫生院(站)及所属村卫生室2014年共采购药品468.7万元,共回款441.1万元,三统一药品使用率为100%。县医院共使用药品520万元,三统一药品使用率为100%,共回款490万元。8家卫生院(站)及所属村卫生室2014年共申报药品品规11973个,配送到位11027个,配送率为92%。县医院共申购3622个品规,配送到位3500个,药品配送率为97%。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今年,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因医疗卫生单位多年未进行人员调整,管理阶层年龄老化。县镇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年龄老化,待遇不高,人才外流严重。
(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困难。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发展滞后,导致我县公立医院服务功能不全。公立医院改革的整体思路是整合县医院、中医院,承担全县医疗救治工作,妇保站承担妇幼卫生管理工作。医改全面推行落后,县医院成为全额事业单位,已经扭转了传统的以药养医的局面,社会效益明显,但是经济效益不明显,医护人员收入没有得到明显提高。
(三)镇村一体化推进缓慢。改革开放后镇村两级卫生工作陷入谷底,历史欠账较多。医改以来,农村卫生重新焕发生机,但由于镇村两级人员缺乏,正常工作开展困难较多,大多一人身兼数职,致使一体化进展缓慢。
三、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是医改的攻坚之年,也是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我们要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加强三级卫生网络建设,完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强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继续把药品“三统一”工作延伸到村,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将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500元,结合我县实际,及时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进一步扩大门诊统筹范围。继续实施大病医疗救助政策,对重大疾病患者给予补助,以免因巨额治疗费用导致家庭陷入困境。
——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要打破现行体制,成立公立医院理事会和监事会,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院长,重新组建县级医院领导班子。根据医院内部的实际情况,按照床位、编制(1:1.5)的标准重新核定编制,按需设岗,按岗聘人。合理调整辅助检查价格,最大程度让利于人民。
——加强三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县城新区建设中医院一所,力争年内完成各项前期工作。年内完成新建辛家沟、维修寇家塬卫生院建设工作,新建村卫生室22所。
——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县政府的政策倾斜,通过考试专门为卫生系统招录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卫生队伍中来,重点向镇卫生院分配。继续向县级医疗单位招聘医学本科毕业生,选派骨干医师外出进修,利用多种渠道培养现有专业技术人才,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同时通过内部调配等方式逐步解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专业不对口等问题。
——大力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做好儿童计划内预防接种工作、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和对准备怀孕的妇女补服乙酸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按照《吴堡县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方案》,认真做好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0-6岁龄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加大重大疾病防控力度,确保计划内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逐步提高孕产妇和儿童的健康管理率,力争达到80%以上,努力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进一步加大对公共场所、医疗卫生等单位的监管力度,监督率达到95%以上。
——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完善药品配送机制。继续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扩大村卫生室配送范围。在县卫生局组建药品核算中心,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全县药品核算工作,确保药品配送方便快捷,实现24小时县内全覆盖。
——继续做好推进地方病防治、爱卫工作。继续开展氟中毒病区降氟改水、布病防控治疗和碘盐监测工作。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继续创建省级卫生村镇及卫生先进单位,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奠定基础。
二0一五年元月九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