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畜牧产业   发展集体经济

  • 发布日期: 2025-02-20 16:42:08
  • 来源: 吴堡县人民政府
  • 责任编辑:
  • 【 字体:

县政协委员、张家山镇干部     王浩兵

畜牧产业作为我县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非凡。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畜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发展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利用村集体现有畜牧资产,优化产业发展,探索新发展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县100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中畜牧产业有48个,其中养猪厂18个(包括能繁母猪生产基地1个),养羊厂15个(包括湖羊厂2个),养牛厂5个,养鸡厂4个,养兔厂2个,养驴、梅花鹿、鸵鸟、鹅厂各1个。自主经营10个,承包经营38个。

据统计,2024年全县48个畜牧产业总收益251.8万元。其中年收入20万—50万元的有3个,占总数6.25%;10万—20万元的有7个,占总数14.5%;1万—10万元的有18个,占总数 37%;万元以下的有19个,占总数39%;无收益1个。整体收益 偏低。

二、存在问题

(一)经营管理水平低、技术人才匮乏。一是管理水平低。我县大部分村集体产业主要靠村委负责人管理经营,村负责人平常更多时间忙于村两委工作,对产业发展日常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二是技术人才匮乏。由于农村劳动力严重外流,畜牧饲养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专业技术水平不高,还停留在传统粗放式喂养阶段。此外,懂经营、管理、销售、防疫、屠宰等全能型人才严重匮乏,制约着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产业规模偏小、没有市场竞争力。全县村集体畜牧产 业受资金、人才、土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产业规模普遍小,没 有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畜禽产品多以原始出售,在生产、销售、加工等方面未能形成产业链条,缺乏深加工 增值环节。目前,我县大部分村畜牧产业主要依靠承包场地获取 微薄收益,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疫病防控不到位、抗风险能力差。一是疫病防控意识淡薄。规模化养殖要预防疫病发生风险,大部分养殖人员对动物疫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导致他们忽视防疫措施,如环境卫生消毒、疫苗免疫等,从而增加了疫病发生的风险。二是市场周期波动影响。畜牧市场通常以3年为一个周期,期间可能会出现肉蛋奶价格下降,粮食饲草价格上涨,而且人工成本逐年上调,导致企业资金运转困难,部分村难以维持运营,选择停业。三是企业在购买农业和工伤保险方面也投入不足,一旦出现疫情及意外事故,极易造成严重损失,甚至血本无归。

三、建议意见

(一)强化人才培育引进。借助2025年全县村(社区)三委换届之际,选拔一批有责任、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村级领导岗位上,加强村集体经济负责人的选拔和培养,并采取专家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另外,农业部门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定期对全县养殖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同时整合县畜牧科技特派员和职业技术学院畜牧人才队伍,安排在畜牧产业一线,提高待遇补贴政策,推动畜牧产业提级升档。

(二)明晰产业发展路径。引导各村立足实际,利用现有畜牧资产,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对产业重新定位。可借助苏陕协作平台,订单式统销模式,稳定销售渠道,降低市场风险。建议各镇(街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全县万元以下及无收益的20个养殖厂,在水、电、交通、厂房、设备等基础设施良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改建养鹅试点1-2个,若试验成功,进行全面推广。全县打造养鹅孵化园1个,解决鹅仔外调及运输问题,降低育雏生产成本。同时,农业部门抽调相关人员对养鹅技术进行专业培训,组成养鹅技术服务队,对养鹅的管理、喂养、防疫、屠宰、销售等环节形成一条龙服务。同时,支持村集体负责人对闲置或低效使用的畜牧厂房、办公用房、生产设备等集体资产通过扩建改造,发包租赁、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存量,增加收入。

(三)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名优名品,打造知名商标,走“品牌引领、品牌带动”发展之路。利用产业技术110指挥体系,为每个企业选派科技特派员,指导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把好畜牧产品质量关。建成县镇村三级监管网络,利用智慧农业网络平台,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构建从畜牧产品到百姓餐桌全环节监管链条。

(四)实施产品销售工程。围绕畜牧产品“卖什么”“在哪卖”“谁来卖”三大环节,着力解决畜牧产品销售难问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流通为纽带,在生产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走产、加、销一体化的路子。抓住有利时机开拓市场,创新订单式发展思路。建立全县畜牧产品名录,搭建销售平台,鼓励能人参入市场营销,通过巩固现有市场、开辟潜在市场、发展外向市场,多元化拓展销售渠道。

(五)加强科学防疫措施。建立完善动物疫情检测体系,对动物疫情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和控制,并提供必要的物资和技术。强化防疫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并在购买农业和工伤保险方面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全面保障畜牧产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六)推行“星级”管理评定。县农业农村局对全县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制定考核办法,年底按照考核情况进行梯次排名。并实行鼓励激励机制,推行“星级”管理办法,根据村集体经济产业的收益情况,按一定比例对负责人和管理者进行奖励,充分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发展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