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请谈谈吴堡县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等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朱海涛】:吴堡县有100个行政村,农村常住人口2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40.8%,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35.96亿元,是榆林市经济体量最小的县。近年来,吴堡县紧扣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县功能定位,坚持“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刚柔并济借智聚力、多措并举用心留人,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人才振兴案例入选2022年陕西省首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在引才方面,面对“小县引才难”的现实情况,我们自力更生,努力打造一支有本领、带不走的乡土人才队伍,同时聚焦以“一青二白”(青梨、桑蚕、空心挂面)为主的特色富民产业,常态化推行“科技特派员”、农业系统干部包抓联系“三农”工作等机制。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技术培训30场次,解决农业生产难题2个,受益群众达1500余人。
此外,吴堡县巧借外力,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刚性引进4名农牧类高层次人才,探索以“特聘专家”柔性方式引进青梨专家1名、技术员3名,并深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地合作,持续助力产业振兴和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留才方面.除注重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物质保障外,我们主要从组织建设的角度,建立并完善了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干部后备力量2项培育机制;立足产业振兴,配套出台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村党组织负责人待遇保障激励办法;通过为回引储备的255名致富带头人、外出经商和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等优秀人才健全培养帮带制度、畅通成长晋升渠道、加强经济与精神双重激励等举措,吸引更多青年“能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