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吴堡青梨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甜蜜动能”—一颗青梨映丰收 全链赋能结硕果

  • 发布日期: 2025-09-12 08:15:15
  • 来源: 榆林日报
  • 责任编辑: 帖怡尧
  • 【 字体:

从濒临灭绝的11棵老梨树,到1.1万亩规模化种植基地;从有千余年种植历史的地方名品,到通过欧盟商标注册的“黄金果”;从单一种植到“种植+仓储+物流”多元业态延伸……近年来,吴堡县紧抓榆林市培育壮大现代农业“4+×”特色产业机遇,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倾斜、科技赋能、品牌打造、全链发展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吴堡青梨”实现华丽转身,成为强村富民的“拳头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甜蜜动能”。

点亮“科技树”老品种变身“新宠儿”

9月1日,走进辛家沟镇李家河村千亩青梨基地,层层叠叠的梯田上,一排排梨树枝繁叶茂、长势喜人,拳头大小的青梨挂满枝头,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几名村民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梨树进行拉枝作业。

“以前外出打零工,收入不稳定,自从村里的青梨基地建起来后,在这里务工,一年可以挣两三万元工资,也方便照顾家里。”村民李德旺说。

吴堡青梨又称“瓣子梨”,是吴堡特有的名优水果品种。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吴堡青梨产量一度达到100万斤。后来,由于树龄老化、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等原因,青梨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下降,到2014年,全县仅留存11棵老树种,品种濒临灭绝。

为有效保护品种资源,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近年来,吴堡县乘着科技“东风”,做了大量青梨保护与开发工作。2015年,该县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市果树办对老树进行品种认定,通过采穗嫁接成功培育1500株苗木,并由吴堡县丰润现代农业园区示范推广;202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堡青梨试验示范站”正式揭牌,开展脱毒、辐射诱变育种、组培育苗等工程,不断优化品种、提升品质,从根本上解决因长期嫁接导致的病毒积累和品质退化问题。

此外,吴堡县还出版印发了《吴堡青梨高效栽培技术》,定期组织培训会,邀请专家为种植户、企业负责人讲解栽培技术,累计培训农牧人才、果农、企业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发放相关技术手册3000余册,进一步纠正管理误区,提升整体种植水平。当前,科技正日益成为吴堡青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擦亮“金招牌”“土特产”出圈又出彩

眼下,吴堡青梨即将上市。在辛家沟镇深砭墕村,种植大户霍保国自豪地推荐:“吴堡青梨,果肉细腻,皮薄核小,一口爆汁!”霍保国的底气,来源于吴堡青梨的优秀品质。它具备梨果优生七大黄金指标,不仅口感上“肉酥香甜”,更兼具营养和保健价值,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一滴泉水”。

最近,深砭墕村党支部书记霍鹏辉有个甜蜜的“烦恼”,他的电话从早到晚响个不停,都是想订购青梨的客商,村里的青梨还没成熟就供不应求。霍鹏辉介绍,青梨是深砭墕村的主导产业,目前种植面积达200多亩,产量近300吨。收入最高的农户可达20多万元,去年国家能源集团援建了冷库,可以满足全村青梨的储存需求。

如何擦亮“吴堡青梨”这块“金招牌”,让地方土特产“走出去”“火起来”?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对“吴堡青梨”品牌的培育力度,依托“公共品牌+企业品牌”模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重点城市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全面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同时,通过设立“吴堡青梨”形象店、举办青梨采摘节、开展有奖征集广告语活动等创新营销手段,融合“产业+文化+旅游”元素,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5年,“吴堡青梨”已通过欧盟商标注册,并正式获批地理标志产品省级地方标准发布。为进一步提升青梨品质与品牌影响力,该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产业定位、扶持范围及补贴标准,积极引导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共同推动青梨产业做大做强,全面助力品牌建设与产业提质增效。

打造“强引擎”“链”出产业好前景

9月2日,在吴堡县丰润现代农业园,工人对冷库进行清扫和检修,迎接即将到来的青梨成熟期。“青梨采摘后会第一时间运往冷库,保证新鲜度的同时,让口感更甜美。”吴堡县丰润现代农业园负责人贾艳升介绍,冷库分选车间配备了智能选果机,为青梨全面“体检”,检测硬度、糖度、内部缺陷等关键品质指标,并根据重量和果径把青梨分成不同等级,每小时可以分选青梨约2.6万颗,创造了储果、包装、运输等多个岗位。

丰润现代农业园是吴堡县全力打造青梨全产业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按照“提质、增效、延链、创牌”的全产业链发展思路,着力在品质提升、规模种植、技术创新、品牌培育、精深加工、农文旅融合、强链延链等方面上下功夫,加速推动“吴堡青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产业规模效益整体跃升。

此外,吴堡县创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产入股、入园就业、订单收购等形式将农户嵌入产业链,让产业发展服务于群众增收致富。“2021年,我们通过苏陕协作来到李家河村种植青梨,目前总种植面积13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100余户就业,每年支出务工费用200多万元。”苏陕协作果维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部门负责人李广州说。

目前,吴堡县青梨栽植总面积达1.1万亩,涉及40个行政村,已实现农村常住人口人均一亩青梨的目标。 2025年,预计挂果面积4000亩,产量4000吨,产值可达6000万元。全部进入盛果期后,青梨年产值可达3亿元。

吴堡县果桑产业服务中心主任贾建强介绍,下一步,该县将重点推动青梨产业“提质增效”与“三产融合”,推广智慧果园管理系统,全面提升果品品质与产量;加强品牌推广与保护,发展青梨精深加工,推出梨膏、梨汁、梨罐头等产品,推动这颗“黄金果”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一颗青梨,千年传承。如今,吴堡青梨正以其独特的甘甜,滋润着吴堡百姓的幸福生活,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金色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