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县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方案
恢复窄屏
索引号 0160921141/2024-00209 发布机构 吴堡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4-02-02 09:49
名称 吴堡县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方案

为深入实施《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营商环境突破年”各项决策部署,结合吴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十四届三次全会、市五届四次全会、县委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县两会安排部署,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统一、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促进,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间、增便利,着力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市场更满意的政策环境、支撑更有力的要素环境、预期更稳定的法治环境、亲清更统一的政商环境,开展项目审批提速、企业服务提质、政务服务提标、监管执法提效四大行动,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最多90天”,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0%,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清单事项100%网上可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部门覆盖率100%,加快推动实现“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全年营商环境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项目审批提速行动

1.强化项目要素保障。精准把握政策动态,成立要素保障工作专班,全力争取建设用地、林地、环境容量、能耗、用水等要素指标。完善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清单制度,确保市县重点项目要素需求,全面形成城乡联动、部门协同的要素保障工作格局。深化“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结果运用,推动要素市场化高效配置。

2.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尽快编制报批《吴堡县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吴堡县产业园区水资源论证报告》《土地节约利用评价报告》等,加快园区标准化厂房和后勤服务综合楼项目落地进程;年度完成挂面产业园区主体工程,确保年内达产达效。遵循“边招商边设计”的思路,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为企业后期入住提供最大便利。要细致贴心服务好入园企业,加快实现“办事不出园”。按照全市整体安排部署,深化产业园区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3.加快土地和林地报批。提升建设用地报批效率,将资源规划部门土地组件时限和政府审查上报时限压缩在10个工作日内,探索授权资源规划部门出具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决定、纳入过渡期国土空间规划承诺、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说明、权属证明等文件,“一书四方案”由政府分管领导直接签发。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县林草办受理使用林地申请后,2个工作日内进行现场勘验,公示、材料审查同步进行,受理7个工作日内将初审意见报市林草主管部门。持续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推进“标准地+”集成改革和“交地即交证”改革。

4.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出台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配套考评办法。分类细化发布项目审批事项清单,规范编制办事指南、流程图、一张表单。推行“容缺+承诺制”审批,出台容缺承诺审批暂行办法,明确办理要求和程序,建立履约监测和违约惩戒机制。持续推进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开展规划审批“清单化”审查,发布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技审分离、告知承诺制、免于审查三张清单。实行市政公用服务一站通办,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合并办理。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升级改造,实现“线上一网、线下一窗”办理。

5.规范技术审查和中介服务。制定发布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审查事项清单和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无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事项一律取消。加强中介机构监督管理,明确中介服务事项适用范围、流程、收费及时限,建立星级评价和黑名单制度。全面推广应用“网上中介服务超市”,政府投资项目原则上都要从“网上中介服务超市”选取服务。

6.提高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效率。常态化开展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推行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在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推动以信用承诺和工程信用担保代替投标保证金。加强预算管理,探索建立招标计划提前发布机制,全面落实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在招标公告发布至少30日前公布招标意向。加强招标投标全流程监管,夯实招标人主体责任,加强评标专家管理,规范招标代理服务行为,依法严厉打击招投标领域各类违法行为。推进评分情况向社会公开,推行向投标人告知未中标原因。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行动,实行采购全流程在线监管。推行中标通知书发出后10日内签署政府采购合同。推行中标通知书发出后10日内签署政府采购合同。压缩财政评审时限,优化评审前期流程,建立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重大事项专题会议联评联审机制,缩短评审项目对接周期。一般项目7个工作日内出具评审报告,重大建设项目15个工作日内出具评审报告。20万元以下的项目不进行预(决)算评审。服务类项目不纳入财政评审范围。压缩资产配置审批时限,2个工作日内完成实地查看、资料审核,5个工作日内出具批复文件。

7.全面推行代帮办服务。积极开展县级领导干部包企业、包项目、解难题“双包一解”活动,优化代帮办事项目录清单,组建一支专业、专职、高效的帮办代办队伍,强化重点项目督导服务与代办员队伍的衔接,每个重点项目配备一名帮办代办专员,提前介入并提供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提升企业群众的办事便利度。组建园区代办队伍,“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企业。协调市级部门建立重点项目代办市县联动机制,确保代办服务有效衔接。

(二)开展企业服务提质行动

8.完善涉企政策制定落实机制。各镇(街道)、各部门要组织企业参与涉企政策的研究讨论,不断健全完善涉企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持续加大涉企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政府合同等审查力度,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建立健全涉企政策及时公开和精准推送机制,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享受各类政策。

9.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顶格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为企业提供纳税申报“零次跑”、申报信息“零录入”、掌握政策“零等待”、税务文书“无纸化”等便利,实现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规范转供电等重点领域涉企收费,行政事业性、涉企经营性收费标准有上下限设置的,按下限标准收取。推行“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每季度召开“政银企”对接会,有效发挥《榆林市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办法》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激发银行放贷积极性,加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宣传,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贷款需求台账,对接金融机构,试行销号管理,融资不到的,说明情况及原因,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10.优化企业开办注销流程。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在餐饮、便利店等领域探索开展“准入即准营”改革。推进单位参保登记和员工参保登记一网通办。健全市场主体歇业备案制度,规范终止歇业公示和恢复营业操作流程。进一步精简企业注销社保登记申请材料,试点探索对多年吊销未注销市场主体实行强制注销。探索企业“注册地址变更,保留原有名称”,实现企业注册地址变迁便利化。

11.提升企业获得电力能力。严格落实省市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实现160kVA及以下小微企业“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城乡全覆盖、全过程办电时间压缩至12个工作日以内。全面推行网上办电相关业务,优化报装流程,压缩报装时限,提升服务品质,实现“刷脸办电”、“一证办电”。积极服务新能源电力并网,超前谋划产业园区电力配套设施建设,全力保障重大项目电力输送。

12.加大企业人才支持力度。积极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完善人才引进与人才留用的政策举措,用足我市选聘优秀大学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政策,持续加大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业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选派力度。建立“项目开工、员工开班”机制。全面做好县域相关产业人才储备,积极培育空心挂面生产、青梨种植、煤化工相关人才。持续改善城市环境,完善产业园区公共交通、市政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支持企业建设后勤基地住房、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务设施。

13.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打造国有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认真落实《吴堡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2021-2023年)的通知》(吴发〔2022〕10号)《吴堡县关于推动激励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吴政办发2022〔64〕号)等惠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REITs项目建设,支持吴堡青梨、空心挂面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实施“个转企”“小升规”市场主体培育行动,进一步激发我县商贸服务企业活力,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提振消费信心。深化“千人帮千企”行动,不断提高精准化服务能力,精准对接服务企业,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和培育壮大。

(三)开展政务服务提标行动

14.开展“坐窗口、走流程、跟执法”工作。全面推行县级部门和产业园区管委会、各镇(街道)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半年至少参加1次“坐窗口、走流程、跟执法”活动制度,体验营商环境,查找办事堵点,现场解决问题,发挥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作用,深入各部门调研走访,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促进服务效能提升。

15.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切实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深化治理贯彻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服务企业群众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肃查处“庸懒散”“推拖绕”“等上会”“吃拿卡要”等现象,特别对个别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破坏营商环境的干部严肃追责、公开曝光,对破坏营商环境行为“零容忍”。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纳入推进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建立多渠道、多媒介的举报渠道,加强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线索移交与信息联动,以作风建设全力推动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16.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推动县级平台与省、市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实现全县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持续优化“吴优办”小程序服务,完善“吴优办”掌上办功能,实现更多便民利企的政务事项一键直达,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在线办、不见面、零跑腿”。

17.提升政务服务便民水平。建立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实现“一张清单管全县”,办事流程、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办理时限一目了然。围绕自然人和法人全生命周期,推行“一件事”集成办理,编制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建立“一件事一次办”清单化管理和动态更新机制,进一步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开展星级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创建活动,全面推行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推动便民服务事项向乡镇(街道)、社区便民中心集中,实现居民个人高频事项90%可网办或在乡镇(街道)、有条件的社区就近办,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

18.开展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对照各部门权责清单、“三定”方案等,全面梳理机关内部办事事项清单,编制标准规范的部门间办事指南,开展公职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一件事”、项目前期“一件事”等改革,着力解决机关内部办事多次跑、多头跑、周期长、环节多等突出问题。

19.强化审管衔接高效互动。建立审批事项审管职责边界清单,逐一划分审管职责,全面厘清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的职责边界。建立重大事项审批与监管协调联动工作规程,审批部门对重大事项作出审批决定之前应征求相关行业监管部门意见,行业监管部门须在7个工作日(即办件1个工作日)内反馈。对下放或者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同步配套制定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确保审批监管有效衔接。

(四)开展监管执法提效行动

20.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事项覆盖率,除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外,日常涉企行政检查一律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进行,并纳入“互联网+监管”平台统一管理。除投诉举报、转办交办、专项整治、重点监管事项外,任何单位不得随意实施行政检查。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等有效结合,减少对守法诚信企业的检查次数。大力推行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最大程度减少重复执法检查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21.规范重点领域监管。对危化品、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重点领域,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机制,研究建立重点监管清单制度,明确监管频次、责任人、监管重点内容等,严格控制重点监管事项数量,确定重点监管对象,规范重点监管程序。

22.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建立行政执法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机制,3月底前制定公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四张清单”,坚持教育、说服、劝导优先。

23.强化劳动力市场监管。加强劳动保障监察,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建立高效便捷的劳动争议化解机制。实现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申请全程网办。推进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事中介活动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制”“先照后证”属地办理。建立劳动力市场信用评价制度。

24.加强市场主体权益保护。提高商业纠纷审判执行效率,推行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推进“互联网+审判”工作,加大网络司法拍卖力度,降低执行环节费用成本。引导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提升专利创造质量,加强专利代理行业监管,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代理和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依法查处违法使用商标行为,严厉打击恶意注册商标行为。

25.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信用宣传月”“2023行业信用建设年”、诚信建设示范企业创建等活动,创新建立信用承诺全流程监管闭环,强化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系建设。每半年开展一次信用红黑榜发布,深化信用报告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等领域应用,加快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社会信用格局。

三、保障措施

26.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吴堡县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陈耀忠同志任组长,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韩秀晋同志任执行副组长,县发改科技局局长王小康同志任副组长,县级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发改科技局。建立“双周调度、月度通报、季度点评、年度考核”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县级有关部门细化形成任务清单台账并实行动态管理,双周调度任务落实情况;建立由执行副组长或副组长主持召开的月度工作例会制度,通报工作进展,调度推进任务交办、考评奖惩、宣传推广、督查问责等工作;每季度召开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重大问题、安排重大部署、点评工作成效。建立专班推进制度,全力攻克营商环境难点、卡点、堵点问题。健全复制推广机制,各镇(街道)、县级各牵头部门、产业园区年内至少要形成一项典型做法在县内乃至全市推广,其中营商环境联席会议专项工作组必须于6月底前完成,镇(街道)及其它部门于11月底前完成。

27.推进主体责任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把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成立工作专班,做到专人负责攻坚突破。县财政局要足额保障落实本实施意见所需的专项经费。各有关单位要结合本实施意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或细则,明确时间表、路线图。

28.打造榆林“营商环境110”。修订《吴堡县市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暂行办法》,健全营商环境、百姓问政、12345“三位一体”营商环境诉求处办机制,广泛宣传、全面畅通营商环境投诉举报通道。强化投诉举报处理督查督办机制,按月通报举报投诉处办情况,对影响重大、涉及部门较多的投诉事项,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提请领导小组专题会或例会研究,严肃处理拖延不办、敷衍搪塞等问题。充分发挥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桥梁纽带作用,广泛收集营商环境问题线索。

29.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将营商环境宣传推介纳入全县宣传工作重点,每年定期开展专题新闻发布会,在政府网站等县级媒体平台开设“营商环境突破年”专栏,解读政策、通报工作、宣传典型、曝光案件,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舆论氛围。同时,通过向中央、省、市等主流媒体平台推介优秀典型案例,提炼一批营商环境改革的“吴堡经验”,扬优势、锻长板,巩固拓展工作成果,打造更多营商环境“单项冠军”。

30.严肃考核督导。出台考评办法,将营商环境突破年任务纳入营商环境专项考核,提高专项考核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的权重。加大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巡查,建立全过程督查问责机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每季度对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开展一次专项督查。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通过巡察发现问题、推动整改、完善政策。加大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处置力度,对营商环境投诉问题整改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约谈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铁腕曝光并严肃查处一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违规干预工程项目建设、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方面典型案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