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互助养老新模式 唱响最美“夕阳红”
发布时间:2019-07-24 17:25:27    来源:吴堡新闻

1.jpg

“自从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以来,村里孤寡老人的日子舒心多了,笑声多了,在外打工的子女心里踏实多了。”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岔上镇大枣湾村村委会主任卢永利感慨到。

吴堡县有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6353人,面对农村大量青壮年出门打工,留守乡村空巢、独居老人生活无助的实际情况,吴堡县探索出农村养老托老新型模式,力求让老人开心、子女放心、政府安心。

抱团养老 搭建互助养老“安乐窝”

2.jpg

盛夏时节,走进大枣湾村幸福院,只见干净整洁的窑洞院落外墙上,绘制着一幅幅孝亲敬老宣传画。窑里的老人们一边谝闲传,一边有滋有味地咥着猪肉臊子面。笔者特意察看了厨房,发现干净卫生,蔬菜储备丰富,餐厅桌椅整洁。

“幸福院的生活好,饭做得绵,一顿才2块钱,有菜有肉,吃完就看电视、锻炼娱乐,高兴得很。” 77岁的冯丰田老人家里和幸福院只有一墙之隔,一谈起幸福院的生活,他的脸上就绽开笑容。

冯丰田家几年前因病致贫,享受了光伏项目搭载分红、低保、产业补助等扶贫政策,于2018年顺利脱贫。虽说生活不用愁,可由于他的老伴腿脚不灵便,三个子女在外打工,冯丰田又种地来又做饭,忙得不可开交。今年5月,他一听说村里的幸福院要开张,赶忙“占了座”。

3.jpg

“我们村幸福院由废旧学校改造而成,投入县民政局补助资金8万元,后续费用将通过村集体经济、社会爱心人士筹集,目前有15个老人,年龄最大的是92岁,最小的是71岁。”卢永利介绍,建设幸福院,投入小、效果好,老人每月只需花费100多元就能在这吃饭。更重要的是有啥急事可立刻联系子女,符合农村的实际。

据了解,今年以来,吴堡县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建成幸福院21所,现已投入运行4所;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所,正在建设7所,有效解决了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和养老问题。

精神关怀 敲响孤寡老人“幸福门”

4.jpg

吴堡县着眼于心灵关怀、文化生活、精神抚慰等方面,推动幸福院由物质生活保障型向精神需求满足型转变。

位于吴堡县寇家塬镇薛下村的“六个一”中心社区养老托老服务站,集医疗室、活动室、健身休闲广场、小超市等为一体。每天傍晚,吃过晚饭后的30多名老人们或三三两两地打麻将、看电视、下棋,或走出屋子,闹秧歌、看热闹、串门唠嗑,还有的在广场溜达,怡然自得。

“看,我这么大岁数了,在这里不仅有日常生活照料服务,还能组织文娱活动,有专业的人员帮我们检测评估身体健康并调理康复,真是享清福啦!” 78岁的薛耀善是薛下村老年“业余秧歌队”的伞头,他专门把幸福院的生活编进了秧歌词:“环境优美设施全,服务周到吃得饱,关爱老者如爹娘,心情舒畅精神好……”

“碰到下雨天、炎热天,老人来不了,我就给老人把饭送上门去。前几天有个老人没按时来吃饭,大伙去家里看望才知道他生病了,赶紧送诊所治疗,并通知儿女回家照顾。” 吴堡县宋家川街道刘家沟村幸福院炊事员于彩云说。

“幸福院经费来源为老人自行缴费、社会爱心力量捐赠、争取省市经费支持、协调苏陕协作对口援助以及政府兜底。”吴堡县民政局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广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模式,惠及全县老人,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积极探索采取政府购买社会优势企业服务的模式,为日间中心周边农村失能半失能人员提供送餐、送医等上门服务。”

建章立制 凝聚孝亲敬老正能量

6.jpg

“县里开展的这个孝亲敬老活动非常好,让孩子孝顺老人,每月给钱,政府还给补贴,我们老人很高兴。”7月5日,吴堡县宋家川街道后墕中心村83岁的慕东英老人乐呵呵地说。当天,宋家川街道后墕中心村在帮扶单位县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成立了“村孝亲敬老理事会”,动员村四支队伍、联户干部、贫困户子女等人员筹集“村孝亲敬老基金”74600元。

百善孝为先。今年以来,吴堡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结合孝德文化,开展孝亲扶贫,制定了《关于依法落实子女赡养贫困老人责任的指导意见》,在全县设立县级“孝亲敬老扶贫基金”和村级“孝亲敬老基金”,采取“政府拿一点、对口帮扶单位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方式,对全县各乡镇各行政村孤寡老人、自强脱贫户等进行救济帮扶,引领家庭子女自觉履行赡养老人义务。

孝亲敬老基金主要面向全县70周岁以上建档立卡贫困老人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子女无赡养能力的老人,不满70岁建档立卡贫困老人或其他非建档立卡老人自愿缴纳。每位老人每月最低收缴50元,县财政根据收缴数额给予50%的奖补。凡是子女交纳孝亲敬老金的贫困老人,按月给予其发放孝亲敬老金。

目前,吴堡县已成立村孝亲敬老理事会34个,收缴子女赡养费112.715万元,其中贫困户子女缴纳74.565万元,县级奖补半年基金22.3625万元。


(责任编辑: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