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家圪坨村脱贫攻坚概况
发布时间:2020-04-30 16:29:50    来源: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一、基本情况

(一)村情简介

吴堡县岔上镇樊家圪坨村,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群山之中,是岔上镇最北的一个行政村,连接岔上镇樊家畔村,西靠吴堡县张家山镇辛庄村,北接佳县康家港乡李家湾村,南出岔上镇崖窑上村,距吴堡县城45公里处,距岔上镇政府12公里。

2014年撤村并支后,樊家圪坨村由原樊家圪坨村与丁家圪坨村合并为樊家圪坨村,两村合并后共335户858人,党员36人。村三委班子健全,班子成员共9人。全村总面积5485亩,现有耕地2181亩、退耕还林503.6亩、红枣1511亩。本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红枣和劳务输出为主,2018年全村总产值731.4万元,人均纯收入8525元。通村道路为水泥路面,交通较为方便,自来水、农网改造、通讯网络4G实现全覆盖。

(二)扶贫工作概况

结合樊家圪坨村实际成立了脱贫帮扶工作队,队长为第一书记高镇;成员有张莉利、薛艳琴(县计生协会驻村队员);薛志文、(包村干部);任卫军(村负责人)。该村派有联户干部23名,其中县计生协会派出5名联户干部、县法院派出10名联户干部,镇政府派出8名联户干部。

2014年定为贫困村,目前建档立卡户数85户169人(因病31户72人,占比43%;缺技术14户32人,占比19%;缺劳力20户25人,占比15%;因残13户22人,占比8%;因学3户8人,占比2%;缺资金3户8人,2%;内生动力发展不足1户2人,占比1%),已脱贫75户158人(其中2015年及以前脱贫10户26人、2016年脱贫18户49人、2017年脱贫7户17人、2018年脱贫37户59人、2019年脱贫3户7人),目前在册贫困人口10户11人,2020年计划脱贫10户11人。当前贫困发生率1.2%。

二、“八个一批”措施落实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一)产业项目建设方面2015年以来我村按照产业扶持政策和县农业局出台的产业实施方案,通过贫困户自我发展与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组织带动相结合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推动有劳力的贫困人口全部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稳定脱贫。

2015年产业发展:全村贫困人口19户46人通过红枣低

产改造、养殖业(羊子、鸡等)实现产业带动增收,共兑现扶持资金6.38万元。

2016年产业发展:樊家圪坨村成立樊家圪坨食用菌加工场、卫军荒山羊蝎、民生荒山养蝎、樊武兵手工挂面加工多个合作社,吸纳了12户贫困户38人加入了合作社,共计兑现扶持资金6万元,让贫困户“入股”合作社,通过利益分红的方式,带动了一批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2017年产业发展:全村共有41户贫困户发展小杂粮、红葱、中药材等农业产业,扶持资金2.51万元。3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羊、鸡、),扶持资金1.05万元,通过充分利用扶贫政策,多个产业部门联动,共同聚力产业助力精准脱贫,切实有效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全年累计发放产业资金3.56万元。

2018年产业发展:樊家圪坨村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整村推进红枣降高塑型887.9亩,带动贫困户50户117人。预计兑现扶持资金约17.7万元。个户产业方面:验收小杂粮257.5亩,红葱4.5亩、油料作物4亩、扎蒙4亩、中药材2亩,兑现补助资金6.16万元;验收羊子22只、蛋鸡208只,兑现补助资金1.62万元;验收花椒2亩、核桃12.4亩,兑现补助资金0.82万元。35户贫困户工业商贸搭载预兑付资金17.5万元;28户贫困户申请了外出务工劳务奖补,兑付资金13.7万元;16户贫困户申请发展生产奖补,预兑付资金2.6万元;大礼包签约8万,已兑付资金约5万元,农机具补贴1.173万元,12户贫困户受益;全年累计发放产业资金约69.273万元,2018年预期计划脱贫户人均增收2400元。

2019年产业发展:整村推进红枣降高塑型管护1044.2亩,带动贫困户50户117人。预计兑现扶持资金约20.884万元。个户产业方面:农业产业种植小杂粮49户,补助资金10.727万元;林业产业新栽植花椒4户8亩,补助资金0.8万元;畜牧产业羊子养殖3户,补助资金1.5万元。2019年搭载前庙山光伏67千瓦发电产业,搭载贫困户47户71人,户均年分红986元。

巩固提升奖补激励政策

劳务奖补:32户贫困户申请了外出务工劳务奖补,兑付资金16万元;生产奖补:8户贫困户申请发展生产奖补,预兑付资金3.656万元;孝亲敬老:加入孝亲敬老基金会共38人,收缴基金9.12万元。

(二)“两房”建设方面危房改造:2016年7户贫困户进行了房屋修缮加固,补助资金7万元;2017年2户贫困户进行了改造,补助资金2万元;2018年危房改造户涉及3户,其中1户是新建,已全部竣工,兑付部分改造补助资金3.8万元,待验收完成后兑付剩余补助资金。移民搬迁:全村移民涉及9户24人,其中分散安置3户9人,集中安置6户15人,现已完成交钥匙入住6户15人,入住率达100%。2019年樊家圪坨村移民搬迁户共腾退旧宅基地9孔窑洞,其中复垦2孔。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有50余户进行了房屋美化。

(三)生态补偿方面2018年我村继续从生态扶贫入手,落实好生态护林员、生态效益补偿兑付等各项政策。选聘生态护林员3人,聘期1年(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核定年人均工资5500元,实行按月打卡发放,已发放9个月工资。2018年全村发放集体林生态效益补偿金204户2.2963万元,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补偿金146户0.6436万元。2019年完成了护林员续聘工作,发放退耕还林补偿金163户0.8338万元,发放集体林生态效益补偿金204户2.2963万元。

(四)健康扶贫方面全面落实了省上制定出台的“一降二提三免”医疗保障倾斜政策。2017年建设了标准化村卫生室,达到“四室分离”。2018年贫困人口住院48人次,报销费用共计27.03万元,实际报销比例达到合规费用的80%以上。2019年樊家圪坨村慢性病贫困人口33人,大病贫困户6人。村内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都进行了签约服务,慢病签约服务率达100%。

(五)教育扶持方面2017年我村对高校毕业未就业人员进行了摸底统计工作,经县扶贫办最后审核确认,目前已有4名贫困子女安排就业、2名高校毕业未就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2018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7人获得教育补助约1.26万元,2019年有4名建档立卡在校大学生享受助学贷款2.4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涉及义务教育阶段6-15周岁适龄少年儿童4人,经村组织专人排查4人全部入学,适龄儿童入学达标率100%。同时,各类符合教育资助条件的贫困户子女落实教育资助政策达标率100%。

(六)就业创业方面自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村依托各类公益性岗位,聘用护林员3人,保洁员5人,饮水工程建后管护人员2人,计生专干1人,贫困户子女4人安排就业。组织仪征劳务输出2人,村级特设公益性岗位安置1人。

(七)兜底保障方面2019年坚持动态调整,经过四议两公开,村级公示上报,目前全村农村低保48户84人,低保保障资金全部到位;农村特困人员9人,特困供养金全部发放到位;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22人。

(八)金融扶贫方面村内成立互助资金协会以来,工作有序开展,注入资金50万元,纳入会员62人(贫困户44人),放款45万其中贫困户贷款19万。

(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饮水方面:2017年度已完成自来水安装补助277户共计16.62万元;新建水窖17个,兑现补助资金5.5万元;安装自吸泵22台,兑现补助安装费用0.44万元。2018年安装净水器共计286台。电力方面:2016/2018年分两批次对我村进行了农网改电,已全覆盖。道路方面:通村道路已实现了通沥青路,主干道配有路灯。2019年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5个,村间主干道硬化900米,花户道路建设7500米,入户路灯140盏,新建公共厕所一座,农户庭院自建项目约190户,补助资金超70万元。

(十)内生动力激发方面坚持扶贫先扶志,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一是村内成立了爱心超市,在村级爱心超市,村民可通过积极参加村集体会议、志愿服务等活动,累计积分换领爱心超市物品,进一步提振了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主动脱贫致富的精气神。二是村镇村两级联动评选表彰奖励自强脱贫户、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和十星级文明家庭等,进行表彰。充分发挥了表彰一批、带动一片的示范作用,引导了广大贫困户学习榜样、争当先进。三是成立村级脱贫攻坚政策讲习所,通过宣传培训“八个一批”、生产劳务奖补等脱贫攻坚相关政策,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加快好习惯、好风气的养成,最大程度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感恩奋进、自主脱贫的动力。

(十一)社会扶贫帮扶方面一是“用好”社会扶贫网,扩大帮扶工作覆盖面。通过贫困户发布需求、爱心人士直接对接的方式,在手机端快速、便捷实现帮扶。全村所有联户干部、村级四支队伍成员和社会爱心人士都注册了社会扶贫网,对贫困群众进行帮扶。二是凝聚社会力量,动员企业家、致富带头人等参与帮扶。通过爱心帮扶活动,在村内营造了全员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十二)下一步计划樊家圪坨村被纳入全国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我们深感骄傲,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载体,全力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培育特色富民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大人居环境整治、绿化美化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弘扬淳朴文明乡风、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力争把示范村建设成典型样板。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中央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主动学习不到位,习惯于上级让学什么学什么,眼前工作需要什么学什么,在认识上和中央有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执行力。

二是在履行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对政策要求把握不准,出现偏差,注重实物资金扶贫,轻视精神扶贫,虽然常言扶贫先扶志,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最先想到的还是实物扶贫。

三是在党委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按照部门职责履行脱贫攻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时会因某项政策的出台不及时,错过了落实的最好时机,或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落实政策,就匆匆总结、验收。

四是在乡镇(办事处)纪检监察部门履行脱贫攻坚监督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纪检队伍人力不足,长期乡镇工作熟人熟面,加上毫无成本地被举报,导致很多的问题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五是在各类监督检查发现脱贫攻坚过程中问题整改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今年村内已进行了大小二十多次整改,有些问题整改需要资金的支撑和行业部门配合,存在推诿扯皮现象。

六是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个别干部害怕担责不敢为。出于怕出错、怕担责心理,甚至流传着“少干活、少担责、少犯错”的所谓“明哲保身之术”。

七是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党员老龄化,在实际中带贫能力不强。加上在抓党建促扶贫方式上不够灵活,致使结合不够紧密,甚至让村级工作人员产生了扶贫是实的,党建是虚的的错误认识。

八是在苏陕扶贫协作和县直机关部门定点扶贫工作开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村内贫困户多为分户形成的老人户和残疾人,即便有心也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