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进程中有难点 找准突破口下功夫
——2018年吴堡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与对策
恢复窄屏
索引号 0160921141/2019-00495 发布机构 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9-04-02 15:26
名称 建设进程中有难点 找准突破口下功夫

刚刚过去的两会开幕式,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的十项工作中提出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明确指出了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决不能让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困难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消除贫困、建设小康,时不我待,这对于贫困地区来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吴堡县位于陕西省东北,榆林市东南部,与山西省柳林县、临县隔河相望,全县国土面积420.85平方公里,辖5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3个居委会,6个社区,94个村委会,共8.2万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2018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稳中提质的工作总基调,带领全县上下积极应对,综合施策,全县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3.41亿元,同比增长2.4%;财政总收入完成1.33亿元,同比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8亿元,同比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991元,同比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383元,同比增长9.6%。

一、吴堡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统计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吴堡县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82.6%。如今,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点已越来越近,找准吴堡县小康建设相对薄弱的环节,是加快吴堡小康建设、努力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

(一)吴堡县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测算

为科学地反映吴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状和进程,笔者按照陕西省统计局修订的《陕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级统计监测方案》,对吴堡县2018年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进行了统计监测。相关数据主要来自《2018年吴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及相关部门搜集数据。由于部分指标没有对应的公开数据,因此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实现程度以《陕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级统计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见附表)。

1.目前实现程度已达到100%的有16项:分别为工业劳动生产率、互联网普及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基层民主参选率、廉政指数、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每万人口拥有“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失业率、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卫生发展指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2.预测有望达到100%的有1项: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3.难以完成100%的有12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社会安全指数、每万人拥有律师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公共交通服务指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单位GDP能耗、环境质量指数。

4.需要特别说明的2项指标:人均GDP和城乡居民收入两项指标按照省统计局修订的方案测算,在2020年底是无法实现的,但是依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这两项指标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规定的目标值是区别对待的,上表中我们采用的东部地区的标准,而按照西部的标准(比2010年翻一番)是可以完全实现的。

(二)小康社会建设现状分析

1.经济发展实现程度77.6%。虽然吴堡近几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但由于县域小,人口少,经济总量依然显得不足,人均GDP36262元,仅实现小康目标的63.8%;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1.3%,实现程度为87.9%;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0.3%,实现程度为12%,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城镇人口比重为44.9%,实现程度为68%,要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工业劳动生产率、互联网普及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62.8万元/人、54.7%和4.75万元/人,实现程度均达到100%。

2.民主法制实现程度81.4%。基层民主参选率96%,廉政指数2人/万人,都实现了100%;社会安全指数94.7%,实现程度为94.7%,由于指标数据无法采集,暂时用公众安全感满意率替代,与指数本身有一定差异;每万人拥有律师数为0.465人,实现程度为20.2%,司法环境及队伍建设需加快改善与平衡。

3.文化建设实现程度74.6%。人均公共财政支出和每万人拥有“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为437平方米,虽实现小康标准,但居民精神生活并不丰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分别为1.5%和41%,其实现程度分别为30%和68.3%,总体规模偏小,发展速度有待提高。

4.人民生活实现程度88.1%,是五大方面中建设成效最好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5499元,实现程度为62%,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也接近目标,为25平方米,实现程度为92.6%;恩格尔系数和城乡收入之比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城镇失业率看似完成了目标,但由于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实际失业率,现实就业情况可能并不乐观;公共交通服务指数84.9%,实现程度84.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实现程度为94.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卫生发展指数、基本社会保障率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均已达到小康水平,农村厕所普及率27.8%,是实现程度最差的,实现了37.1%。

5.资源环境实现程度85.2%。由于经济增长过于依赖能源消耗,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落后,使得单位GDP能耗下降缓慢,2018年单位GDP能耗为0.91吨标准煤/万元,只实现了目标的65.9%,节能降耗压力依然很大;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实现了100%,但是环境质量并没有明显改变,实现程度为74%;此外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4%,达到了小康水平。

二、吴堡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

通过分析和计算发现,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三方面实现程度都处于低水平阶段。其中,实现程度偏低的指标包括: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每万人拥有律师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和单位GDP能耗。因此,吴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何实现经济总量提升

近年来,我县经济一直处于增长态势,但由于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GDP比重仍低于全市水平,其中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2018年,吴堡县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3.3%,35.4%,41.3%,第一产业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7.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市27.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高出全市10.1个百分点,但第三产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业比重偏低。由此可以看出,我县工业化程度低,总量不足,工业所吸纳的劳动力较少,工业经济发展状况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很不相称。由于工业总量小,致使第二产业对一、三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少。同时反映出的是我县市场主体不健全,第三产业不活跃,相关政策配套不完善的现状。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变缓,这给吴堡经济下一步发展增添了难度,经济基础没有保障,政府对文化、科技、教育、环保、社会福利等国计民生方面的资金投入就会捉襟见肘,小康建设的方方面面都会有阻碍。因此,如何实现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提升,如何推动区域经济行业发展尤为重要。

(二)如何提高R&D经费支出占比

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科技创新活动虽有发展,但由于底子薄,进步慢,开展研发活动的单位普及面较窄,开展科研活动企业非常少,全县没有一户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也仅仅只有2户,企业发展缺乏创新能力,没有后续的经济增长点,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三)如何提高万人律师数

“当前,我县律师行业的发展程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很不相适应,我县常住人口6.46万,律师3人,1万人中有0.46名律师,而榆林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要求达到的“律师万人比”是1万人拥有2.3名律师,差距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从供需关系看,是法律服务需求不足的原因。法律服务市场的容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律师的数量。其次,从供给源头看,是律师职业准入门槛高和吴堡县市场吸引力低的原因。

(四)如何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吴堡拥有雄厚的发展文化的基础,既有历史文化、风情民俗等人文资源,又有黄河、温泉等独特的自然资源,但这些文化资源的优势显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开发文化资源,提高软实力,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也是吴堡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敏锐地洞察到旅游业发展态势,紧跟时代步伐,成立了县旅游局,制定了鼓励扶植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推出了有力的举措,积极推进全县全域旅游发展。短短几年时间,我县旅游业从无到有,尤其是近两年举办的黄河漂流公开赛提高了吴堡的知名度,并于2018年推出了吴堡首个3A景区,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资金、人才短缺、管理滞后等因素,吴堡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亟待我们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五)如何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吴堡经济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生态环境却没有明显改善,势必导致经济增长缺乏后劲。在目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的情况下,节能降耗如不能得到高度重视,有效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会带来很多困难,资源环境小康社会目标也将很难完成。 

三、吴堡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策建议

吴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就是在全面把握机遇和自身优势的同时,准确找出小康建设的难点,利用好精准扶贫政策,进而确定合理的解决对策。

(一)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县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按照十八届五次全会的要求,牢牢扭住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统筹协调,立足吴堡县情,抓住和利用好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政策优势和战略机遇,勇于探索,扬长避短,攻坚克难,集中精力,进一步激活县域经济,优化经济结构保持合理增长速度,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瞄准行业发展趋势,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各行业各部门培育市场主体,重点是发展壮大“五上企业”,填补部分行业空白区,尤其要做大做强第三产业,在确保优势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新兴行业的赶超步伐,积极培植第三产业名牌企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行业基础保障。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由政府引领和带动,以定期培训和表彰先进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批具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和经营理念的企业家,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营造有利环境,完善配套政策,发挥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责、权、利明确的创新方式,政府为企业提供适宜的土壤,并创新相关配套政策,财税扶持政策注重公平,做到精准补贴,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营商环境保障。

(二)加大科技投入,提高R&D支出占GDP的比重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要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完善制度设计和改善环境,推动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我县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R&D支出占GDP的比重,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推进法制宣传,培养律师队伍人才与政策扶持相结合

要提高我县“每万人拥有律师数”,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律师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首先,司法行政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在各行各业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切实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其次,树立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理念。建立健全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和从事公益性法律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再次,加快律师队伍建设,对引进的创新型、高端律师人才,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最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改善律师行业发展环境,加大对律师行业发展的规划引导。

(四)立足创新理念,加快发展全域旅游

2019年“两会”总理报告中,十项工作有两项就提到创新,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发展全域旅游等,我县已经有了旅游发展的思路,是否可以考虑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一是立足观念创新。“酒香不怕巷子深”早已败在了时代的洪流之中,我们要转变观念,不管我们的旅游资源、城市形象和社会风貌有多独特,都不能坐等客来,反之要借助一切能动用的机会大力宣传,把游客收进我们的旅游“袋”里,尽情领略黄河岸边的小城风光。二是立足管理创新。随着我县景区的不断开放,管理就是一个大问题,都会存在着管理方式与游客相适应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改进管理创新的问题。因此,紧紧围绕来吴旅游者需求,设计和创新管理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三是立足产品创新。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需注重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要开发设计适销对路的主打旅游产品,探索大型参与式的四季皆宜的旅游项目开发思路,加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整合,打造富有文化内涵的特色节目,为景区景点塑造品味,不断丰富吴堡全域旅游的发展内涵。

(五)坚持节能减排,重视生态和资源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用钢的制度和责任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加大调结构促转型的决心和力度,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环保的高新产业。同时,加大江河治理引用水源保护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控制生活燃煤、扬尘等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努力保护好森林等自然资源,做好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在蓝天白云下推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TIM截图20190401100425.jpg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