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千年古城“铜吴堡”的踪迹
恢复窄屏
作者:杨静 张馨月       出处:陕西日报        更新时间:2009-03-29 22:45

    吴堡石城因雄峙于吴山之巅,被誉为铜吴堡、铁佳州、生铁铸就绥德州之首。踏在石城的每一寸石块路面上,无不感受到古城曾拥有的一派繁华与昌盛,而城门随处可见的弹痕又述说着古城经历过风与霜、血与火的洗礼;

 

    轻抚着北门的石壁,有透骨的寒意。时间的力量,已在墙壁上留下深深的印痕;岁月的巨轮,也在车道间辗碎凹凸。

 

    吴山之巅 璞中美玉

 

    汽车在前往吴堡石城的陡峭的土山路上跌宕前行,窗外沟壑纵横,梯田层层,峰峦叠嶂,静谧的远山绵延起伏,一座座美丽的村庄错落山中,若隐若现,黄土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空旷渺远。

 

    在这里,仿佛普天之下的黄色都被集中到一起,雄雄浑浑的隆起,浩浩渺渺的延伸;在这里,云总是像旗子一样插在山腰,护着羊群,拂着庄稼,抹着农民额头上的汗珠。

 

    车终于驶到黄土路的尽头,抬头望去,一座神秘的千年古石城正赫然屹立在不远处的山梁上,安静而倔强。

 

    要塞遗风  遍野宝藏

 

    我们一行人穿过丛生的杂草,站在斑斑驳驳的旧城门前。若不是亲眼见到,很难想象,先民们如何能在这黄土堆积的山坡上,建造这样一座青灰色的石城,就像是沙漠中的绿洲一般。

 

    据说,很久以前,有个皇帝派一名大将来这里选址修建一座城池,大将挑来选去,看中了寇家塬一带广阔的塬面上,就在那插下了标旗。第二天早上标旗不见了,于是又插又丢,连续三次都不见了。

 

    第四天,大将使了个心眼,白天插下标旗,晚上派士兵偷偷看守。午夜时分,只见一个白狐狸,大摇大摆地叨起标旗朝南就走,士兵一直跟踪到了黄河边的一座石山顶上,白狐狸一闪不见了,只看见山头上插着标旗。

 

    大将来了一看,好一座险要的山峰!东南西三面都是百丈悬崖,悬崖下是涛涛黄河和深壑大沟,乃是易守难攻的筑城之良地。将军惊叹:天意也!

 

    于是,石城就建成在这里了。

 

    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城在清冷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孤单,悲壮而苍凉。轻抚着北门的石壁,有透骨的寒意。时间的力量,已在墙壁上留下深深的印痕;岁月的巨轮,也在车道间辗碎凹凸。

 

    金戈铁马之声,如在耳畔,狼烟峰火之势,如在眼前。

 

    由北门而入,沿城墙绕行,右边是百米高山下波涛汹涌、川流不息的黄河。左边是神秘寂静、坚定伫立的石头城。

 

    一种穿梭时空的冲突之感油然而生。

 

    若从山西的高山上俯视观望,你会发现,吴山像一艘即将启锚远航的巨轮,停泊在九曲十八湾的黄河之滨。

 

    同行的当地人告诉我们,石城依山就势,山的东南西部都是悬崖峭壁,北与后山梁相接,黄河绕山东南流过,黄河东岸是山西柳林县军渡镇,城西山下是大桥沟。因高出黄河水面及大桥沟底约150米,又有邑枕黄河之说。作为古代黄河沿线上的军事要塞之一,它曾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历史上拱卫中原和内地的一道重要屏障。

 

    据史料记载,吴堡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在新石器时代属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区域,夏、商、周时期为少数民族活动之地。而吴堡古城始建于五代时期北汉政权,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1987年全省文物大普查中,普查队长、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员聂新民先生,在校场坪发现两只蓝纹陶罐,属二里头文化类型,也就是夏代陶器,说明这里在夏代就有先民定居。

 

    2001年,县文管所在维修西门拆除残破的门洞时,在填土中发现了汉代外绳纹、内粗布纹的灰瓦片。

 

    2004年,陕西考古工作者在吴堡发现龙山时代石头城和中国最大龙山陶窑。

 

    吴堡县文物管理所宋铺生所长说道:现在当你步过大桥沟,走在石城的官道上时,就可以看到遍地的文物,有龙山的、战国的、汉代的、宋代的各色陶片,有宋代的、元代的、明清时期及至民国各代的花花绿绿的各色瓷片,俯拾皆是,琳琅满目。走上南坛峁到处都是石块堆积,不知是何时的残垣,也不知是那个朝代的断壁。

 

    据记载,当年庙堂林立,屋宇整齐,人口稠密,商贾云集,城内有约八九十户居民,店铺也有十家之多,是方圆数十里较为繁荣之地。

 

    做为县治,该有的建筑物石城也是一应俱全。

 

    除行政设置县衙、捕署、监狱、常平仓等,还有城隍庙、娘娘庙、衙神庙、祖师庙、龙王庙、关帝庙、文庙、七神庙、观音阁、魁星阁、文昌宫、土地祠、节孝祠、刘猛将军祠等众多庙祠。另外还有南坛、北坛、先农坛、兴文书院、女校等。还有一条街道上尽是铺面及大量的民居建筑,各式建筑星罗棋布、错落有致。石头的街道、房屋、窑洞、庙宇、碾磨,就连厕所都是用石头一块块堆积而成的。整个古城活像一座石艺博物馆,浑然天成。

 

    1938年日寇占据山西军渡时,经常炮轰古城,大部分居民都搬走了,建筑被毁,古城几乎面目全非。衰草枯扬、枯瘦萧条,当年的繁荣景象现在丝毫无存。走在城边,劲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沿途时不时地还能看到早已不完整的城墙遗迹,似乎以它的残缺向人们倾诉着曾经的故事。

 

    古城生活  安逸寂寥

 

    石城因地处陕北高原山大沟深之处,自然环境相对闭塞,先民们原始的生活习俗和古老的文化传统,在这里得到了比较完美的传承,积淀了深厚的民间文化沃土。

 

    从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民间生活习俗中,无不可以追溯到古人祝颂、祈祷等活动的因袭,也可以从吴堡歌手张天恩的民歌《赶牲灵》中,看到古代交通枢纽那走驼叮咚,骡马咴咴的景象。

 

    宋所长告诉我们,如今这古石城只剩下4户人家留守,全部加起来也不足10人。

 

    居住在这里年龄最大的,要属80多岁的王象贤老人。他以前在宋家川镇的宋川小学教书,现在一直在潜心研究吴堡石城,还著有一本书《吴堡石城古韵》。可惜的是这次石城之行,没能见到王老先生,据说在我们来的前一天,他为书出版的事情,刚刚下山去了榆林市。

 

    走在石路的交叉口,忽闻一两声犬吠,寻声望去,两只小狗站在路中间朝这边张望,显然是被我们的忽然来访所惊动。碰巧主人刚好务农归来,热情的招呼我们进院子。院中的一切都是石质的,收拾的井然有序,十分干净。

 

    主人叫王年生,今年已经55岁了,在他爷爷的爸爸那一代时,就已经住在这里了,到他这儿也有四五辈的光景了。这个院子是祖上传下来的,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几年前,自己把窑洞的石缝用水泥补了补,现在一直住着,冬暖夏凉,很是舒适。

 

 这里空气好、环境好,我在这儿住习惯了。从小我就从山下的沟里往山上挑水,打一桶水得40多分钟,很多人都是因为吃水和交通不方便而搬走的。近些年好多了,我家这口旱井打了10多年了,吃水现在很方便。

 

    除了山西的姐姐家,我再没出过远门。平时我都待在这里,一个月下两三次山,买点菜和鸡蛋,割上点肉,再添点生活用品什么的。我在这儿种了很多枣树,到了秋天打枣子,一年能赚一两万元。也种粮食,谷子、高粱、豆子、玉米我都种过。说着,老人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

 

    这几年,有些领导、专家学者、电视台来到这里参观、考察,我记得还有一对上海情侣是来这里旅行结婚的,这里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冷清了!

 

    临走时,老人告诉我们,政府在吴堡县城边上的旧电厂旁,给他分了块地,现在房子还没盖起来,等盖起来了他也要搬下山了。他年纪大了,腿脚也不方便了。在这儿住了那么久,很是舍不得这个院子、这些枣树,更舍不得生他养他的这座石城。

 

    如今,荒草疯了似地长着,昔日的繁荣被清冷代替,生长于这里的人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开,石城仍坚强地屹立在那里,只是偶尔不经意发出一两声无奈的叹息。

 

    四合大院  稀有罕见

 

    在陕西,至今尚存的四合院并不多见。一走进王遇时民居,眼前依稀浮现出它曾经大气磅礴的模样。这个院子坐北向南,大约有700平方米。

 

    宋所长介绍说,这是陕北地区典型的明五暗二六厢窑四合院结构,明五即指主窑为五孔,暗二指主窑两侧,边窑让两厢窑遮挡一部分,进大门看主窑似为三孔,走近看则为五孔。

 

   六厢窑是指左右厢窑各为三孔。这样无论是分与合,每组窑洞都是单数,古人认为单数为阳,是增长意思,希望人财增加,达到人财两旺。

 

    这个四合院四周绕着窑洞,形成左右对称,矩形中庭的封闭式院落,是中国汉族居民传统的典型住宅形式。

 

    它严格地按照南北中轴线布置窑洞和院落,主要建筑由主窑、左右厢窑,倒座组成。据说大门内原建有影壁,是为了遮挡门前行人的视线,使得主宅内可以更加隐蔽、安静。主宅装饰着雨篷式挑檐回廊,其它三面为条石托木挑檐,即使下雨天人走一圈也不会湿衣。院内左边放着石碾,右边放着石磨,青砖铺地。可惜的是脑畔上二楼与前院及大门大部已被毁。

 

    石城内的大部分建筑为石砌窑洞式,只有县衙大堂、二堂、四座城门楼、魁星阁、文昌阁等为砖木结构建筑。

 

    石城民居建筑布满城内各处,据资料统计现有42院,石砌窑洞220多孔。基本上是每户修建成一个独院,根据其经济实力,选择窑洞大小、布局、门窗的作工等。讲究一点的有钱大户人家,修建成四合院式二进院落,穷人则简单二孔或三孔窑,单边围墙,简易大门。大部分院落基本上是四明头建筑,即窑洞的外墙四面临空,都是就地取材起建的石砌券洞式石拱窑。

 

    据来当地考察的专家介绍,石拱窑与赵州桥、卢沟桥和现代大跨度的石拱桥结构一样,是利用石块之间的侧压力相互挤压,建成跨度成洞的承重式结构的砌筑方法,建筑学上称其为发券,民间则谓之夯劲。

 

    专家还介绍说,石城内民居多采用满拱大窗式门窗,就是窑口除窗台砖砌或石砌外,其余都设计成门与窗,这样既利于通风纳气,更具采光功能。这种门窗即窑拱部位上部沿拱形线全为窗子,下部有的单扇门一边开门一边是窗,有的双扇门中间开门两边没窗,其敞亮、大气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极具审美价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