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之风暖山村--刘家沟村党风廉政建设纪事
恢复窄屏
作者:市纪委党风室       出处:榆林日报       更新时间:2008-05-11 08:52

    当你沿吴米公路乘车途经刘家沟村时,映入眼帘的是公路两旁一排排瓷板贴面的平房,一条纵贯东西的GZ35高速公路,一座如长虹卧波的大桥。这成为吴堡县刘家沟村靓丽的风景。

  刘家沟村曾是一个“烂杆村”,村民因宅基、林权纠纷上访不断,成为全县有名的上访村,告状村。2005年,该村新一届班子上任后,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组建了刘家沟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村党支部书记刘起应组织党员制定出《党员教育、管理发展、培养制度》、“党支部廉政建设”等20多项制度。同时将廉政建设的有关制度喷绘上墙,有关内容制成牌匾悬挂在村里,形成廉政文化宣传的浓厚氛围。通过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

  村里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办事公开和党务公开的新型民主管理体制,组建了民主理财小组,从群众中聘请了两名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履行集体财务事项民主决策制度,实行“阳光作业”。几年来,共给群众发放退耕还林草补助资金8万多元,发放救灾款3000多元,发放面粉188袋,大米188袋,食用油43桶。同时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给村里小学生免去学费、杂费6万多元,补助课本费3万多元。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了村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刘家沟村党支部近几年给群众办了许多好事、实事,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一是架桥修路。去年,村领导与省、市、县有关部门争资65万多元,修了一座长30米,宽5米的石拱桥,同时,投资10多万元,修了10公里田间道路,集资3万元,组织群众对村中小路进行了硬化。二是移民搬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修建平房65间,解决了29户104口人住房问题。三是关心学校。村两委会高薪聘请了英语教师,群众十分满意。为了学生的安全,在校门口建了减速带。四是实施“三位一体”工程。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村两委会请来县有关部门对30户村民的厕所、猪圈、羊舍进行改造。五是投资27万元,建起了村“两委”办公楼,内设文化活动室、合作医疗站、小超市。六是加强培训,传授科技知识。连续两年请林业局高级工程师王兆富讲解枣树的修剪、栽植、防虫等科技知识,参训人员达200多人。七是解决了群众浇地问题。村里有30亩水地,由于修高速公路,致使浇灌设施遭到破坏。去年春,村两委会干部筹资6000多元,修水渠、架水管,解决了群众浇地的问题。八是维护大坝,确保粮食稳产。村两委争资10万元,垫资7.7万元加固了大坝,修建了一条长达50多米的排洪渠。九是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村两委会筹措资金9000元,新挖、改造、维护了水井,解决了部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村民们高兴地说:“新任村班子乐于为群众办实事,事事公开透明化,真是清廉之风暖山村”。

                                                                      责任编辑:白永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