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文旅融合 奏响全域旅游新乐章
恢复窄屏
出处:榆林日报       更新时间:2021-12-23 08:32

1.jpg

滔滔黄河激流奔涌,孕育出丰饶的自然景观;“东渡黄河”峥嵘岁月,滋养出璀璨的红色历史;文坛巨匠声名显赫,根植出深厚的文学底蕴。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吴堡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沃土。近年来,该县紧抓省市建设沿黄生态经济带机遇,按照“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初步形成“一心(即石城)、二线(即陆上旅游环线、黄河水上游乐线)、三区(即文化教育及户外运动区、窑洞民宿度假休闲区、黄河风情观光体验区)”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实现旅游规模由小及大、旅游层次从低向高的快速“蝶变”。

科学规划定位 构建全域旅游框架

“出门前我特意查看了吴堡县的旅游攻略,发现这里的景点还挺多,交通也便利,我们计划一天自驾到4个景区打卡。”近日,来自榆林市区的高婷带着好友去吴堡游玩,短短一天的行程让她对吴堡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

黄河二碛又名吴堡大同碛,是一段汹涌澎湃的激流险滩。3年前,该县开始为黄河二碛量身打造配套旅游设施,利用湍急水流优势,在此举办了两届漂流大赛,随即黄河奇石馆、观景塔、首漂黄河七勇士雕塑等人文景观也应运而生。黄河二碛是吴堡县重点打造的以黄河风情观光、漂流探险为主题的黄河水利风景旅游项目,凭借沿黄公路沿线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发展前景瞩目。

2.jpg

虽然吴堡境内景区数量多,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选择到吴堡游玩的游客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全县串联景区的交通体系不完善,景点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景区的吃、住、游、娱、购等服务功能缺失。

针对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县经过认真研究,高标准编制《吴堡县全域旅游规划》,真正做到规划一张纸、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到一幅富民美景引领、一系列政策扶持、一套机制保障、一条路径推进,实施了吴堡石城、横沟温泉、黄河二碛、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公园、岔上镇蟠龙古镇、柳青文化园、同源堂国学馆、张天恩故居等多个旅游项目。

同时,计划投入1.6亿元,推进清大公路提升改造项目,实施张岔路改造提升工程,全力实现县域旅游环线的建成,畅通全域旅游交通主动脉。预计投资2000万元,建设旅游集散中心,重点景区景点实现智能导览。“按照建设一个、提升一个、创建一个的要求,梯次推进景区景点建设,补齐功能短板,采取旅游设施配套建设、服务品质提升、规范市场秩序三措联动,着力提升旅游供给质量。”该县文旅局局长郝根喜表示。

整合优势资源 叫响红色旅游品牌

“红格彤彤的太阳照山川嘞,川口的人民心向毛主席……”这首民歌在川口人民之间广为流传。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率领中央机关,在岔上镇川口村渡过黄河,到达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指挥全国战略大反攻,使革命战斗走向胜利,奠定了新中国诞生的基石。为纪念这一光辉历史,该县投资4170万元建设了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公园,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地和陕北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代表。这个集毛主席东渡纪念碑、东渡号纪念船、东渡黄河雕塑以及转战陕北浮雕于一体的公园,成为滔滔黄河边上一个永恒的精神标志。目前,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公园已经被陕西省文物局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公园的“金牌”讲解员,27岁的宋金梅已记不清带了多少批游客到此参观。“对我而言,讲解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游客们‘上完课’后,都会为那段峥嵘岁月动容。”今年,该县文旅局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内涵,吸引全市各地广大干部职工、学生等来此参观游览,感悟红色历史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红色点燃发展激情。近年来,该县将红色文化融入全域旅游整体发展规划,以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公园为载体,还原红色历史,再现革命事迹,着力打造黄河沿岸最具代表性的红色革命纪念公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促进二碛观光、漂流探险、温泉洗浴、民俗体验等诸多旅游元素与红色文化旅游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让乡土景观、民风民俗、旅游产品、地方美食有效融入东渡红色旅游,有力促进了红色文化与全域旅游的融合发展。

打造优质旅游,促进高质量发展,品牌塑造不可或缺。在做好红色旅游的同时,该县还积极筹建打造吴堡县国家黄河文化公园、辛庄课堂、红龙城河山艺术区、柳壕沟黄河文化遗产公园等景区景点。

“吴堡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布点合理,文化属性特点互补差异,连珠串线、优势明显。此外,还毗邻山西,有成熟的游客资源市场,下一步,将采取营销措施实现秦晋旅游资源联动,通过加大资源整合开发、强化精品标准化升级、优化业态服务、做好公共服务等措施,不断增强全县旅游核心吸引力。”郝根喜说。

加强文旅融合 提升景点内涵价值

人民作家柳青,是陕西文学的灵魂人物,也是当代作家的一面旗帜。能够承载他创作精神的地方,如今又增添了一处——吴堡柳青文化园。

3.jpg

作为柳青故里,近年来,吴堡县依托柳青文化品牌,着力打造柳青文化园。据介绍,该项目于2019年7月开始动工,2020年10月对外开放,园区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4550平方米,在20处院落77孔老窑洞里,设有柳青文学馆、柳青故居、寺沟私塾、陕西作家馆等,收藏并展陈了共计500余位陕西文学家的作品、珍贵手稿、电视实物资料等,致力打造“陕西文学第一村”。

“小时候就在寺沟村上过小学,从小耳濡目染柳青的故事,让我对柳青这位大作家充满了崇拜和敬意,是一位忠实的粉丝。从2006年开始,收集与柳青相关的历史资料。”柳青文化园主任张永强说。谈及文化园的发展,张永强思路清晰:下一步,将计划和全国各大高校开展文化交流及研学活动等。事实上,柳青“研学基地”,正是以文化赋能,学习、继承和发扬柳青精神,做实做足文化产业,使柳青文化园成为地方文化旅游的一个特色品牌,而这些特有的文化载体,可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提升景点价值内涵。

“没建柳青文化园之前,村里几乎不来外人。自从建起柳青文化园,村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来参观的人也是一拨接着一拨。”在柳青文化园旁卖包子、鸡蛋的村民刘建飞高兴地说,“现在乡村游火起来了,我们也跟着沾了光。”

4.jpg

“柳青文化园的建设既是发挥‘文旅+’效应的生动实践,也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载体。今后,吴堡不仅要把寺沟村建设成为‘文学陕军’的精神家园,更要让柳青家乡的父老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引领和带动下,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更幸福。”郝根喜表示。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近年来,吴堡县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以抓实旅游项目、培育核心景区、丰富旅游业态为突破,大力发展文旅融合、工旅融合、康旅融合、教旅融合,做足“旅游+”的文章,打造该县独有的文化IP,真正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体验文化、感悟文化,满足精神需求。


(责任编辑:宋小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