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有个“粉条村”
恢复窄屏
作者:韦江江       出处:榆林日报       更新时间:2021-02-08 16:14

1.jpg

粉条,一直是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提起粉条,不由得让人想起吴堡县郭家沟镇于家沟村的洋芋粉条。于家沟村的洋芋粉条经过精选、清洗、分离、沉淀、提取、加热、和面、漏粉、冷冻、晾晒等近20道工序,由传统手工工艺制作而成,粉条耐煮、筋道、光滑爽口,是十里八乡人们自家食用、馈赠亲友的传统佳品。

冬日,走进于家沟村洋芋粉条加工合作社,一挂挂洋芋粉条在暖阳的照射下,散发出新鲜特有的清香,一位村民正在忙碌着把晾干的粉条往屋子里搬。走上前询问得知,这位村民叫于建武,今年52岁,是于家沟村村民,也是村集体经济洋芋粉条加工合作社的一名员工。

于建武说,村里会做洋芋粉条的人有很多,他的手艺是跟村里的老一辈人学的,现在已经做了快30年了。年轻的时候,他和几位村民一起合伙开了个加工洋芋粉条的小作坊,尽管粉条是村里的传统产业,之前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规模小,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一年下来挣得较少。如今,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引领下,村里成立了粉条加工合作社,他们都成了合作社的股民,不仅有工资拿,到年底还有分红,一年下来能挣五六万元。

2.jpg

走进储藏粉条的房间,干净整洁,一捆捆粉条被于建武摆放得整整齐齐。于建武告诉笔者,粉条使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纯正地道,但“养在深闺人未识”。为了帮于家沟粉条打开销路,2015年村里成立了洋芋粉条加工合作社,由12位技术娴熟的村民负责加工洋芋粉条,股民的工资用粉条来代替,由股民进行售卖,既保证了股民的利益,也拓宽了销售渠道。

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有劳动能力的村民纷纷加入到合作社中来,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合作社采用纯手工淀粉浆水勾芡工艺制作洋芋粉条,顺应市场规律,制作成不同规格的礼盒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带动了全村农户脱贫致富。

3.jpg

“以前粉条每斤七八元,现在我们的粉条每斤卖到十二元,根本不愁卖,甚至还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于建武高兴地说。

粉条加工合作社的成立,让村里种植的洋芋有了更高的收益,每亩可增加收入2000多元。“去年,我种了十几亩洋芋,全部交给合作社做成了粉条,现在已销售粉条四千多斤,每斤十几元,价钱和收入都相当可观。”于建武高兴地说。

于建武只是于家沟村村民加工粉条走富路的一个缩影,靠着这项祖祖辈辈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于家沟村村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把“土疙瘩”洋芋变成了光滑爽口的粉条,闯出了一条致富路,成为远近闻名的“粉条村”。

(责任编辑:刘迪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