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吴堡!这份脱贫攻坚“答卷”请审阅……
恢复窄屏
出处:吴堡新闻       更新时间:2019-03-21 09:44

时代是出卷人

我们是答卷人

人民是阅卷人

1.jpg

时间飞逝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

吴堡做了哪些工作

我们准备了一份扶贫“答卷”

请大家一起来审阅吧!

    “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户。”在吴堡县,这不仅是一句誓言,更是一个决心;这不仅是一句承诺,更是一个个行动。近年来,吴堡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聚全县之智、倾全县之情、举全县之力,攻破脱贫攻坚征程上的一个个堡垒,让脱贫攻坚的号角响彻吴堡大地。

2.jpg

吴堡县成立了县委书记担任第一组长、县长担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书记、县长分片包抓,6名县委常委挂帅6个镇(街道)扶贫团团长,整合15个行业部门构建起以脱贫指挥中心和“八办三组”为主要架构的指挥体系,派出63个包扶部门、112名第一书记覆盖所有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安排2196名帮扶干部覆盖所有贫困户。截至目前,全县6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203户13913名贫困人口顺利退出,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37%。

01  集体经济挑大梁 产业遍地富万家

3.jpg

早春时节,吴堡县张家山镇高家塄村的贫困户张捻军和妻子每天起早贪黑地加工手工空心挂面。对张捻军来说,这一根根挂面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

“10多年前,留守的老人、孩子和几孔破旧的老窑洞,就是高家塄村的真实写照,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现在,因为做挂面,高家塄村火了。我们全家靠做挂面,每年能挣10万元左右。尤其是每年过年前这段时间,挂面供不应求,天天都忙不过来。”今年57岁的张捻军回忆着这些年来身边的变化。

4.jpg

作为名扬全国的“挂面明星村”,高家塄村全村136户中,有103户人家都靠手工制作空心挂面为生,走出了一条“党支部+合作社+特色产业”的产业化和品牌化经营之路。

“挂面人家笑盈盈,从早到晚忙不停;做了挂面脱了贫,小康路上真高兴。”正如这首民谣唱的那样,如今,吴堡县越来越多的山乡瞄准了手工空心挂面的商机。

一大早,吴堡县寇家塬镇东庄村村民薛葵葵就忙活开了,和村里其他20名村民一样,他的“东家”正是村集体合作社的手工空心挂面加工厂。

“我身体三级残疾不能干重活,不仅享受了产业扶贫政策,还成了村里的保洁员,2017年顺利脱贫了。我在厂子里打工三个多月来收入一万元,饭管饱吃,还方便照顾三个小孩。”伴随着从“庄稼汉”“揽工汉”到“上班族”的身份转变,薛葵葵的生活也越来越美气了。

5.jpg

在薛葵葵和其他村民眼里,2018年是个“幸运年”。这一年,东庄村利用政府产业扶贫资金,建成年产500吨的村集体手工空心挂面厂,辐射带动周边6个村集体和513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此外,高质量、高标准的千亩果桑基地和并网的200千瓦光伏发电站也为村集体经济丰厚了“家底”。新产业、新基地、新设施、新环境,令曾经“空心”的东庄村重现生机,呈现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在产业扶贫的道路上,吴堡县着眼中长期特色产业项目,将扶贫资金与农村“三变”改革衔接,将贫困户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目前,该县确定了5个省级和11个市级“三变”改革试点村,投入产业扶持资金3498.4万元,帮扶带动贫困户5900户。

岔上镇前畔村是吴堡县“三变”改革试点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8户104人,脱贫攻坚任重而道远。穷则思变,前畔村于2017年12月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形成发展订单农业和林下经济为主导,特色养殖业、美食加工业等为补充的效益农业基本框架。447名村民摇身一变成为了享受年终分红的“股东”。

6.jpg

如今,在吴堡,产业扶贫如春风化雨般改变了昔日的穷乡僻壤。13个新型经营主体项目带动贫困户584户1430人;10个年发电量约为1050万千瓦时的村级光伏电站覆盖70个村,搭载贫困户2199户3772人。

此外,吴堡县精选出适合贫困户种植和加工的红枣、手工空心挂面等9种特色农产品,统一指导、收购、销售,总收购资金1043万元,覆盖全县75个村。该县还将产业扶贫补助上限由原来的每户5000元,提高到单项产业最高1万元、每户最高2.5万元,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仅2018年,全县贫困户个户产业项目财政资金总投入1965.35万元,覆盖全县100个行政村贫困户5586户、12587人。

02  易地搬迁点希望 春风送岗惠民生

7.jpg

精准扶贫开展以来,吴堡县把住县情脉搏,探索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新路子,在县城内选址布局龙山惠民家园、怡馨小区、怡佳小区、龙山小区、新城大厦5个集中安置点,815户2430名贫困户告别危房,住上了新居。2018年,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陕北地区开复工现场会在吴堡县举行,省移民办对吴堡易地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赞誉有加。

8.jpg

王焕焕是吴堡县首个社区工厂——宝船玩具有限公司的一名女工。“现在在厂子里,我每天都干劲十足,有了经济来源和奋斗目标,让我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想要的生活。”王焕焕说。

目前,该厂已安排60名像王焕焕一样的搬迁群众进厂务工,月收入均超过2500元,让搬迁群众“稳得下、能致富”,有效化解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

9.jpg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吴堡县打通“劳务输出、扶贫车间、社区工厂、公益性岗位”等就业通道,开展订单式培训,让贫困劳动力输得出、留得住、能挣钱。与此同时,该县还全力打好贫困大学生就业扶贫这场攻坚战,利用榆林职业技术学院这一对口帮扶资源,选送贫困户“两后生”和大学毕业未就业的贫困家庭子女,免费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专业技能培训,毕业后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择优聘用到县基层公益性岗位就业或推荐到企业就业,不让一个贫困大学生就业掉队。

截至目前,吴堡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480人,实施技能培训330人,扶持自主创业52人。发放自主创业补贴共计12.3万元,激励4000多名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务创收超过8000万元,发放劳务奖补金994万元。

03  创新用人鼓励机制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10.jpg

吴堡县牢固树立“党建引领,强村富民”理念,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坚持走“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党支部+远程教育+电商中心”等发展模式,把加强党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同谋划、同部署、同督导、同落实。

以脱贫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吴堡县创新鼓励机制,运用“三项机制”指挥棒,在脱贫攻坚考核中更加注重激励一线扶贫干部。对按期完成整村脱贫任务的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每人奖励晋升年工资3000元;对按期完成整村脱贫任务的第一书记和乡镇包村工作人员,一次性奖励现金每人3000元。是干部身份的,由县委组织部对其驻村工作形成鉴定材料,优先提拔使用;是临聘的,给予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待遇,并纳入编制管理。截至目前,吴堡县从脱贫攻坚一线提拔使用干部85人,调整使用10人,撤换了4名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11.jpg

2017年以来,吴堡县把“新民风建设”纳入脱贫攻坚大盘子,爱心超市、讲习所全覆盖,着力推进新民风建设与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提振贫困群众精气神。2017年以来,吴堡县先后举办两届新民风建设先进典型表彰大会,对3个文明家庭、10名吴堡好人、12名孝老爱亲模范、20户“十星级文明户”和32名“自强脱贫模范”进行了表彰奖励,并对争当贫困户的12名典型进行了公开曝光,自强自立、奋进思变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主旋律。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身残志坚,却凭借着坚强意志和勤劳双手闯出一条脱贫致富路的王虎年;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的扶贫干部王喜龙;卸任后不忘初心,热心服务群众的“最美老人”杨文太……时下的吴堡,“诚孝俭勤和”的新民风进入每一个社区、吹遍每一个村镇,凡人善举比比皆是,鲜活的正能量不断聚集。

04  多方联动齐发力 干群一心奔小康

12.jpg

为了如期脱贫奔小康,吴堡县积极构建多方联动、多点开花的大扶贫格局。随着一项项扶贫新政破浪前行、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一张张“百姓账单”实现的是共享发展,铺就的是人民生活的美好图景。

社会帮扶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渠活水。吴堡县在与江苏省仪征市结亲后,建成了20个苏陕协作合作项目;积极配合国家能源(神华)集团确立的“三大定点扶贫工程”,实施帮扶项目51个;生态扶贫,累计兑付补偿资金1353.04万元,聘用生态护林员167人;教育扶贫,构建起“一口审”“多口出”的贫困生救助体系,学龄儿童零辍学,教育资助政策达标率100%;健康扶贫,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实行“四个一批”和家庭医生签约等制度,2015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报销7548次,报销金额3024.25万元;金融扶贫,累计发放免担保、免抵押、财政全额贴息小额贷款9105.97元,在87个行政村设立了互助资金协会并注入资金3674.2万元;兜底保障,全县兜底扶贫1178户1513人,累计发放低保金6293.11元、五保金1249.49元;自来水普及率和饮用水达标率达100%,贫困村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水泥硬化通村路全覆盖。

此外,吴堡县着力解决非贫困边缘户的生活问题,仅2018年就向全县81名非贫困边缘户发放生活补助和慰问金87.6万元,最高每户一次可领到3万元现金。

对于这份“答卷”

您是否满意呢

(责任编辑:王凤)

分享